商检和海关查验的区别
- 性质不同:
-
- 商检属于商品检验鉴定范畴,是针对进出口商品的质量、规格、安全等特性进行的技术性检验活动,更多体现为对商品本身品质的把关,其依据包括相关标准、合同约定以及法律法规中关于商品质量安全的规定。
-
- 海关查验属于海关监管范畴,是海关为了确认进出口货物是否符合申报内容、是否遵守国家进出口管理规定(如许可证、配额、禁止限制进出口等)而进行的核查活动,是海关履行监管职能的重要手段。
- 主体不同:
-
- 商检的主体可以是官方检验检疫机构(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及其下属机构,因海关已整合原出入境检验检疫职能),也可以是经认可的第三方检验机构(如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等),这些机构具备相应的检验资质和技术能力。
-
- 海关查验的主体只能是海关,海关是国家进出关境的监督管理机关,具有唯一的执法主体资格,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无权进行海关查验。
- 对象不同:
-
- 商检的对象主要是进出口商品本身,聚焦于商品的品质、规格、数量、重量、包装、安全卫生、残损等与商品属性相关的方面。
-
- 海关查验的对象是进出口货物及其相关单证,不仅包括货物本身,还涉及报关单、合同、发票、装箱单等申报单证,通过核对货物与单证的一致性,确认申报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。
- 目的不同:
-
- 商检的目的是确保进出口商品符合质量要求、安全标准和贸易合同约定,维护对外贸易各方的合法权益,保障国家经济安全(如防止不合格商品进入市场危害公共安全)和公共利益。
-
- 海关查验的目的是核实进出口货物的申报内容是否真实、准确,是否符合国家进出口管理规定,防止走私、逃税、违规进出口等行为,保障国家税收(如防止偷逃关税、增值税等),维护国家进出口秩序。
- 流程阶段不同:
-
- 商检通常在货物进出口前或进出口过程中进行,一般是在报检后由检验机构安排检验,检验合格后出具相应的检验证书或凭证,作为货物进出口的凭证之一。
-
- 海关查验则是在货物申报进出口后、放行前进行,海关根据风险分析、随机抽查或布控等方式,对货物进行实地核查,查验结果将直接影响货物能否顺利通关放行。
- 依据不同:
-
- 商检的依据主要包括国家强制性标准、推荐性标准、贸易合同中的质量条款、国际通用标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商品检验的具体规定(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》等)。
-
- 海关查验的依据是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》及其配套法规、国家进出口管理政策(如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、禁止进出境物品表等)以及进出口货物的报关单及随附单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