勐康口岸前半年进出口货运量超 32 万吨 中药材新通道激活贸易动能

47 次浏览

作为普洱市面向老挝开放的核心门户,江城县勐康口岸今年上半年外贸发展再提速。据昆明海关所属勐康海关统计,1-6 月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 32.1 万吨,同比增长 35.2%;贸易额实现 4.1 亿元,同比增幅高达 58.7%,在中药材进口新通道开通与基础设施升级的双重拉动下,这座中老边境口岸正成为滇南沿边经济的 “增长引擎”。

夏日的勐康口岸货运通道上,满载老挝无烟煤、土茯苓的入境货车与装运国产五金机电、劳保用品的出境车队有序流转,联合查验现场高效运转。“一季度我们进口中药材才 200 吨,到 6 月单月就突破 500 吨,这多亏了口岸的‘绿色通道’。” 江城县中和经贸有限公司负责人白红英说,自口岸 2024 年 11 月获批为药材进口边境口岸后,企业新增了砂仁、土茯苓等中药材进口业务,上半年贸易额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。这种增长势头源于口岸 “硬设施” 的持续升级 —— 矿产品货场启动建设,建成后年吞吐能力将突破 50 万吨;边民互市与一般贸易监管场地 “两场合一” 改造 7 月底完工,通关时效预计提升 30% 以上,彻底解决了以往大宗商品 “卸运难、周转慢” 的问题。

特色商品贸易的多点突破成为业绩核心支撑。进口端呈现 “资源 + 特色” 双轮驱动格局:上半年矿产品进口货值达 1.8 亿元,同比增长 126%,其中无烟煤进口 2136 万元、增长 71.6%,重晶石进口 848 万元、激增 443.6%,铅精矿进口 346 万元、增长 387.3%,成为国内冶炼企业的重要原料来源;中药材进口实现 “从无到有” 的跨越,土茯苓、砂仁等首批中药材顺利入境,较转口其他口岸节省运输成本 40%、缩短时间 3 天,上半年进口量达 1200 吨,货值突破 2000 万元;黑芝麻、香蕉等农产品进口持续放量,货值达 1.1 亿元,同比增长 32%,为国内市场补充了优质供给。出口端则凸显 “产业适配性”,普洱江城鑫仪华五金机电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动工具、防护手套通过口岸销往老挝及东南亚市场,上半年工业品出口货值达 8000 万元,其中适配当地基建需求的市政管道出口增长 58%。

业绩跃升背后是 “软服务” 的精准赋能。勐康海关创新推出 “一货一策” 监管服务,针对中药材实施 “境外预检 + 口岸快查” 模式,运用移动智能终端实现检疫查验全程电子化,单票货物通关时间从 1 小时压缩至 20 分钟;对无烟煤进口探索 “一站式化验”“坑口并批检验” 新模式,在保障监管的同时降低企业通关成本。边检站与海关、市场监管部门建立联合查验机制,推行 “7×24 小时” 预约通关,上半年累计保障 1.8 万辆次跨境车辆高效通行,同比增长 12%。“海关的‘关长送政策上门’活动帮我们解决了规范申报难题,现在报关差错率从 15% 降到了 3%。” 报关员王丽的感受道出了企业的获得感。

口岸能级提升正加速向产业动能转化。依托刚获批的省级江城产业园区,勐康片区已吸引鑫仪华五金机电、滇强食品等 4 家企业落户,其中滇强食品将于 7 月底投产,以东盟农产品为原料生产 “药食同源” 产品,可吸纳 200 人就业。上半年经口岸开展业务的企业达 56 家,较去年增加 18 家,民营企业占比超 96%,形成 “口岸通关 — 园区加工 — 跨境销售” 的产业链闭环。勐康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依托中老经济走廊建设,推动中药材进口品类扩容至 10 余种,加快智慧口岸系统上线,让口岸成为中老贸易的 “黄金通道”。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