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壳冷冻榴莲首次从天保口岸入境

60 次浏览

盛夏时节,天保口岸国际货场弥漫着浓郁的榴莲香气。一批采用液氮速冻技术的越南带壳冻榴莲正在海关监管下有序通关,金黄色的果壳上凝结着细密霜花,这是该口岸继5月31日首次进口冷冻榴莲果肉后,实现的又一品类突破。据麻栗坡海关统计,截至6月21日,口岸榴莲贸易额已达18.22亿元,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67.1%。

在零下18摄氏度的恒温查验区,华启进出口贸易公司负责人韩涛正指挥工人搬运货品。”这批榴莲采用-196℃液氮速冻,细胞结构完整保留,解冻后口感接近鲜果。”他介绍,新技术使保鲜期延长至24个月,配合文山州完善的冷链网络,运输损耗率从15%降至3%以下。这种变革源自2024年8月中越签署的《越南冷冻榴莲输华植物检疫议定书》,为跨境冷链贸易提供了制度保障。

口岸监管科副科长戴懿透露,海关已构建”本地检测+智能通关”双轮驱动模式:”我们将实验室前移至口岸,检测周期从9天压缩至72小时,同时应用H986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,单柜查验时间不超过30分钟。”目前,通过”互联网+海关”平台,企业可在线完成申报、缴税等全流程,整体通关时效提升40%。

为应对榴莲进口高峰,国际货场投入630万元升级基础设施。63台大功率打冷设备组成的充电矩阵,能同时满足50辆冷藏车供电需求;新建的2000立方米保税冷库,采用气调保鲜技术,库温波动控制在±0.5℃范围内。货场经理王建军表示:”我们与南方电网建立电力应急机制,确保冷链不断链。”

在跨境运输环节,文山州创新推出”冷链班列+公路接驳”联运体系。越南榴莲在河内完成预冷后,经蒙自铁路冷链专线运抵文山,再通过高速公路分流至西南各地。这种模式使运输成本降低25%,助力”热带水果48小时入滇”目标实现。

麻栗坡边合区管委会数据显示,今年新增的铝材、榴莲等4类商品,拉动口岸贸易额同比增长117%。管委会口岸科科长冯永西表示,随着文麻高速天保段年底通车,口岸年吞吐能力将突破200万吨,未来计划建设东南亚水果交易中心,打造辐射内陆的跨境冷链枢纽。

滚动至顶部